12月19日,由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主办、伍德麦肯兹公司协办的《2020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》发布及研讨会在北京举行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 “十三五”我国能源规划的主要目标有望实现,能源转型再启新篇,发展更为稳健;明年我国炼化行业将迎来新增产能全面释放、竞争白热化之年,也将面临行业淘汰和整合兴起。
十三五目标基本达成,能源转型迈向调速换挡期。2019年,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约47.9亿吨标准煤,增速为3.2%,比上年降低0.2个百分点,清洁能源转型推进有效,节能降耗减排再上台阶,油气增储上产成效显著,煤炭去产能任务提前完成,风电光伏装机比重持续上升。2020年,预计我国能源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中总量、结构和消费强度等目标均将基本实现,一次能源需求总量预计为49.3亿吨标煤,其中,煤炭需求约39.2亿吨标煤,占比约56.7%;非化石能源需求约7.4亿吨标煤,占比15.1%;能源消费强度约0.52吨标煤/万元(GDP按2015年不变价计),将比2015年降低16%。我国将以更务实的姿态持续推进能源转型,优化能源结构,新能源产业将由政策驱动转为市场驱动,能源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。
潜在供应过剩周期下,国际油价存在下行压力。2019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速明显下行、石油需求仅增长90万桶/日,创2011年以来新低;而石油供应充裕,布伦特原油均价64美元/桶。2020年,大批新建炼厂投产和船用燃料低硫化将拉动世界石油需求增加110-120万桶/日,略好于2019年,但国际油市整体仍处于过剩周期中,尽管更注重股东回报和油价相对低位抑制了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速,但2020年美国原油产量仍将增加90万桶/日左右(2019年增加125万桶/日),加上巴西、挪威、圭亚那等新项目投产,全球供应过剩压力较大;在此情况下,OPEC+不得不持续并加大减产以平衡市场。同时,2020年地缘政治的内涵将扩展到中东供应风险、贸易摩擦、英国脱欧等领域,油价意外波动的风险尤存。综合判断,2020年国际油价运行中枢将较2019年小幅下移,全年布伦特油价均值在58-68美元/桶之间。
新一轮炼油扩能潮袭来,我国炼油行业变局时代已然到来。2019年,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投产,国内炼油格局和资源流向重构;成品油终端消费增速放缓至2.8%,化工轻油消费大幅增长10.5%,“油化转型”开始发力。2020年,我国成品油批发零售已依次放开,成品油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期。近2-5年汽车工业处于调整期,加之乙醇和电动汽车等替代燃料发展,导致成品油需求增速长期处于小幅下行通道,预计2020年终端消费量为4.03亿吨,增速2.2%;而多个炼油项目的投产将使得2020年我国一次炼油能力达到9亿吨,新增产能的释放将使得国内竞争趋于白热化。炼油行业要着力提高竞争力,实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。预计2020年我国成品油出口量将达5900万吨,或将成为亚太最大的出口国家。
全球石化行业迎来大周期转折,行业开始步入大整合时期。2019年,世界石化产能扩张幅度进一步加快,石化市场过剩风险加剧;国内乙烯当量消费增幅达9%左右,新业态消费和替代消费增长突出,但PX、乙二醇等大宗产品一度跌破盈亏平衡线也释放出市场转折信号。2020年,我国石化扩能继续加速,基础石化原料新增产能占全球的70%左右,国内供应压力累积,外部聚烯烃和PX输入压力不减;而乙烯当量消费小幅回落至8%左右,聚烯烃等产品仍面临高库存压力。受价格下行影响,部分PX、EG等装置面临出清,行业将步入大整合时期。2019-2020年,国内包括合成气直接制烯烃、OCM等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或进展,己二腈等一系列卡脖子产品采用自主技术建设生产,也标志着石化行业真正进入了优胜劣汰,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
我国氢能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机遇期,石化企业将大有作为。发展氢能有助于我国优化能源结构、应对气候变化、维护能源安全,产业前景可期,但氢能产业发展仍面临政策规划有待完善、技术有待突破和经济性有待提高三方面巨大挑战。初步判断到2035后,碳减排压力加大,可再生能源制氢、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大幅度下降,氢燃料汽车和加氢站在部分地区将会有较大增幅。石化企业在产氢、用氢、建设加氢站和研发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,在发展氢能产业上将大有所为。(中国能源网)